◎山东商报·速豹新闻网记者 田延士 李伟强
日前,国足0比2不敌阿曼,用遗憾收官了本届世预赛之旅。进入12强赛以来,国足可谓跌宕起伏,先是经历换帅风波,再就是部分归化球员出勤率难以保证,跌跌撞撞之中,国足十场比赛,1胜3平6负,进9球丢19球,积6分,排名仅好于越南队,幸好没垫底,算是挽住了最后一丝颜面。
煎熬
如果说,上轮战平沙特,国足抓到一根“救命稻草”,最后一轮,负于阿曼,则无疑将穗粒碾碎,散落一地。
触底反弹,只不过是最后的挣扎。就拿上轮对阵沙特队来说,面对小组领头羊,没有积分压力的国足,展现出了韧劲,防守端稳扎稳打、严丝合缝,少有的进攻机会,国足也没有浪费,通过积极拼抢,踢出了血性。这也为国足最后一轮战阿曼,积攒了信心。只可惜,国足终没逃离“死循环”的陷阱,战阿曼,那个熟悉的国足似乎又回来了,无斗志、无章法,下半场的多次换人也都石沉大海,整场比赛可以用煎熬来形容,终场哨声便成了“解脱”。
很多人会有疑问,同为西亚球队,为何战实力更胜一筹的沙特行,战阿曼则不行?
分析来看,这个问题或从观念和战术层面,加以探讨。首先,观念上,战沙特作为国足此次西征的首战,本着“决不允许翻车”的原则,国足上下严阵以待,紧绷状态下,找准了自己的位置。也正因逼平了沙特,给国足积攒了信心,加之阿曼实力偏弱的事实,让国足再战阿曼,发生了观念上的变化。其次,观念变,则战术变。对阵沙特之所以能够踢出章法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战术明确,坚决贯彻防守思路,那场比赛,能够很明显看出,平行的五后卫阵型。而战阿曼则不同,本质上是想打得开放,想从进攻上找机会,只可惜,实力使然,攻不上去,防守还不坚决,这无疑让国足陷入尴尬的境地。正如国足主帅李霄鹏赛后所言,“相比沙特队的比赛。我们已经在全力进攻了,主动压缩、主动传递,这已经是不错了。当然,我们可以做得更好,需要一些时间。”
实际上,纵观整个12强赛,国足虽未小组垫底,但从对于节奏把控来看,我们已经不具备竞争力。就拿小组最后一名越南队来讲,国足与之两战成绩为1胜1负,看似势均力敌,实则已拉开差距,越南队的精妙小配合、小技术,显然已大踏步地赶上了“现代足球”的列车,而国足球员脚下的踉跄,三脚传球的艰难,不由让人生疑,我们到底踢的哪个年代的足球?
损失
进入12强赛以来,为了让国足有充分的备战时间,本着一切为国足让路的原则,足协不惜停止了联赛的正常运转。如今世界杯梦碎,联赛一地鸡毛,中国足球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为了此次12强赛,足协没少下功夫,可以说,近两年中国足球的主要工作,全部以国足为主体展开。中超联赛第五轮以后,足协便开始为国足开启“直通车”,先是压缩了联赛的赛程,剩下的九轮比赛在去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完成,为期1个月左右,基本上三天一赛,赛程十分密集。反观,通过压缩联赛,为9月初征战的国足,挤出了高达半个多月的备战时间。
客观来说,在12强赛开启之前,受疫情的影响,国足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场,所有的比赛均在国外进行,长期封闭、长途奔波、长期隔离,已然成为国足的常态,球员因此备受煎熬。从这个角度而言,为国足的这些做法,似乎也无可厚非。
倾尽所有,孤注一掷投身世界杯,国足的这场“豪赌”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败点一,归化球员被同化。艾克森、洛国富、费南多等归化球员不仅没能起到关键作用,而且,费南多等归化球员甚至上演响应国足征召,半途打道回府的尴尬一幕。败点二,联赛支离破碎。受赛会制、长期停赛、赛制压缩等因素影响,不管是赛事精彩程度,还是商业价值,都大打折扣。
当比赛的终场哨声,在马斯喀特体育场上空响彻的那一刻,国足与卡塔尔世界杯的最后一丝联系,就此彻底切断。相较于侥幸逼平对手或者是拿下久违的一场胜利,战败或许是一件好事,至少让国足看清了现实。回归联赛、深耕青训,脚踏实地地向前走,这或是国足的“求生”之道,毕竟足球没有捷径可走。